冷门书库 - 言情小说 - 人渣自救计划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

分卷阅读22

    了愣,他终于知道自己一直觉得忽略,却又想不起来的事是什么了。

回到海市也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他却忘了带蓝秀和简丹去简家看看爸妈。

蓝秀倒没忘,只是她一直都没有主动提醒丈夫。

她不喜欢眼前这对老夫妇,凭什么三个儿子,当年就她男人下乡了,为什么明明是最亲近的家人,他男人却得一个人挤着那么小那么破的小房子。

她和简西结婚快十年了,从海市寄过去的信件屈指可数,可想而知,她的丈夫在父母的心里并不是那么重要,至少没有他两个哥哥来的重要。

在蓝秀眼里,简西是最好的,他父母不喜欢他不疼他,那一定是他父母的眼光不好,她替简西抱屈,自然不会在简西没有提及的情况下主动提出去简家拜访二老。

只是没想到两位老人会主动找上来,仔细想想,这件事她确实做错了,再怎么不乐意,礼数总是要做周全的。

“爸,妈。”

蓝秀努力扬起笑脸,冲着简父简母喊了一声。

苗田和简栋梁并不喜欢这个乡下来的媳妇,简栋梁没说话,苗田也只是轻哼了一声,那声音,就像是从鼻腔里飘出来的,分明还带着几分不屑。

简西皱了皱眉,这会儿他们堵在弄堂里,这里显然不是说话的地方,他冲着蓝秀安抚地看了一眼,带着父母去了他们租住的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中秋快乐呀,今天留言的小宝贝们人人都有小红包

☆、知青回城15

“带着这么多东西干什么去了?”

回到简西的出租屋,简栋梁夫妇喝着儿媳妇蓝秀倒给他们的开水,略有不满地问道,说话的时候,他们的眼神还在出租屋内上下打量,根据房间内的整洁程度判断这个乡下儿媳妇的优劣。

出租屋被打扫的很干净,蓝秀自从发现离出租屋不远的地方有一家回收站,而回收站里的东西售价远比实际价值便宜后,就迷上了去回收站淘惊喜的活动。

在回收站里,她淘到了一沓夹在废纸当中但却还未使用过的白纸,估计是单位里上班的职员不小心混入废纸里的,蓝秀用那些素白的纸张贴了靠近餐桌的那面墙,原本因为老旧发黄的墙面一下子亮白起来。

她还淘到了一张断了条腿的餐桌,不是什么上好的木料,原本回收站的员工准备将木桌劈成小片的柴火用来生火,蓝秀只花了五毛钱的价格就买下了那张桌子,然后凭借她从她爸那里学来的木匠手艺修补了一下餐桌,再刷了一层油,看上去和新的餐桌也没什么区别了。

还有餐桌上摆着的缺了一个小豁口的青花瓷花瓶,里面插了一把狗尾巴草,不精致,却颇有些野趣。

都是一些半旧不新的东西,可在蓝秀的巧手下,一切都显得那么规整有序。

这只是出租屋内的小小一角,但是见微知著,可见这个家的主人一定是个用心且热爱生活的人。

撇去出生、学历来看,苗田和简栋梁对蓝秀这个儿媳妇已经有五分满意了。

可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蓝秀的出生和学历,即便她再贤惠,将儿子照顾的再好,夫妇俩对这个儿媳妇都是不太满意的。

乡下人,听儿子当年寄回来的信里说道,对方还没念过书,连自己的名字都是儿子教了才认得的,这样的女人,和他们念过初中,当年成绩还挺优异的儿子怎么般配呢?

更何况儿子是因为政策允许回来的,这会儿已经重新拿到了海市的户口,只要儿子自己愿意,完全可以再找一个同样在乡下插完队回来的女知青,这样一来,大家的文化水准相当,文化背景也一致,将来才不容易闹矛盾。

不像现在这个女人,儿子对她或许有一时的愧疚,可时间一长呢?

当年在乡下的时候,儿子能忍下她的粗鄙愚笨,可现在他们在海市,这个走在华国经济开放前沿的大都市,两人的身份换了个调,处于主导地位的儿子,真的能够容忍这个可能给他带来嘲笑声,处处与城里姑娘截然不同的乡下媳妇吗?

“我和秀儿摆了一个早餐摊子,刚卖完早点回来。”

简西简单解释了几句,不打算就这件事详谈。

“爸妈你们怎么过来了,本来我是准备选一个日子,带着秀儿和你们的孙女丹丹去家里看你们的。”

简西总不能说,他光顾着和妻女培养感情,把原身的爹妈给忘了吧。

他是个孤儿,养大他的简mama虽然被孤儿院里的孩子亲切地称呼为mama,可对方的实际年龄早就可以做大家的奶奶了,而那位慈祥和蔼的老太太给人的感觉也如同奶奶一般亲切,因此对于简西来说,父母一直都是一个很陌生的身份。

和绝大多数孤儿一样,简西总希望自己并不是被恶意遗弃,而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被迫和父母分开的,或许在他不知道的地方,他的爸爸mama也在焦急地寻找他,因此在简西的美化下,父母的形象总是很崇高的。

说实话,简父简母让他有些失望。

理智告诉简西,孩子成年了,父母就没有帮衬子女的义务,可情感告诉简西,那些真正疼爱孩子的父母,不会因为孩子成年了、结婚了、有孩子了就将他们当成独立的个体,在他们心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隔三差五就忍不住问问,“孩子,钱够不够花啊,不够问爸妈要”,“孩子,最近生活好吧,有什么难的,千万别瞒着爸妈”……

可简家父母呢?

当年让原身这个最小的孩子下乡,那一年原身也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而最大的简东已经二十一岁了,面对乡下艰苦的环境,他显然比弟弟更容易适应。当然,这一点可以用时代特殊性解释,手心手背都是rou,不论哪一个孩子受苦,父母都舍不得解释。

下乡后呢?

一开始,简父简母确实对这个牺牲的小儿子充满愧疚,三五不时就寄点东西过去,但是父母的愧疚也是有限的,在最疼爱的长子结婚后,简父简母想起这个小儿子的次数越发的少了,在儿子写信告诉他们自己准备和一个乡下姑娘结婚的时候,干脆以不满这桩婚事为由,彻底断绝了对这个小儿子的帮衬。

他们没想过,在那个回城无望的年代里,原身找当地的女孩结婚是一个多么理所当然的决定。

再然后,面对分别十多年,忽然回城的儿子,表面上惊喜,实际上尴尬不知所措,纵容大儿媳妇对小儿子的冷嘲热讽……

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用原身已经成年,已经结婚,已经有自己的小家庭,父母对他再无义务,反倒是他需要赡养父母来解释。

可人心怎么能不计较呢,父母总是为了大哥选择牺牲和委屈自己,接收了这一切记忆的简西,实在没办法对简父简母产生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