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库 - 言情小说 - 悠闲宅女的综穿生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6

分卷阅读26

    ,二人树上树下随意交谈,谈了一阵,司马徽觉得他很不简单,一口气竟然谈到天黑,于是大为惊异,说荆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南州士之冠冕)。

大家认为司马徽不仅学问大,而且善于知人,他对庞统的评价一传出,庞统逐渐被世人所知。

有庞德公的指点,加上司马徽的进一步教导,他们三人学业进步很快,由于没有官学程式化的教育束缚,他们三人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都很灵活,除当时读书人必不可少的经学之外,他们还广泛涉猎诸子百家,其中诸葛亮对于法家和兵家的著作更是格外留心。景灏则对道家著作更感兴趣,诸葛均则对儒家著作更感兴趣。

记载,诸葛亮读书的方法也与众不同,别人读书务求精通、熟练,而诸葛亮只注重大的方面(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显然不希望自己刻苦读书只是为了成为一名寻章摘句的儒生,他读书为的是积累和思考。

如果没有隆中这十年的积累,没有他如饥似渴地勤奋学习,没有他广泛的涉猎和科学的读书方法,他也无法取得后来的成就。

其他二人也是如此,有了这十年的学习,简直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景灏的人气更足了些,少了些许野气。诸葛诺虽然没有和他们一起去学习,但是景灏把他见过的书都为诸葛诺复录了一份,还把他的收获与诸葛诺分享。诸葛诺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诸子百家的理解更深入了些。她本人没有太明显的偏好。这些书也算是她的一大收获了。

所谓“游学”,就是走出去求学,在读万卷书之余还要行万里路,没有固定目标,没有教条束缚,广泛汲取学问营养。

而荆州丰厚的文化氛围和名师云集的环境,也为他们的游学提供了可能。

中原战火连天,生灵涂炭,居住在那里的人们,无论你曾经是高官显贵还是富可敌国,在战乱中,朝夕之间生命都将会陨落。为了保全性命,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平安,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随着大批避难的人们来到荆州,他们有着足够的经济实力,就在汉水两岸修建了豪华住宅,过起了悠闲且富足的生活。

在此时期由中原一带前来避难的北方知名学者,包括王粲、和洽、杜袭、赵俨、裴潜、韩暨、司马芝、繁钦、梁鹄、傅巽、邯郸淳等人,他们的研究专长,不仅涉及传统经学和儒术,还有诗赋、艺术,当时天下最知名、最顶尖的书法家、音乐家都在其中。

这冠盖云集之处也是藏龙卧虎之地,他们除了观山看景,也读书弹琴、聚谈雅集,使汉水两岸成为百里文化走廊。

他们三人没有把家安在岘山以南的这个走廊地带,不是没有这个物质能力,而是他更喜欢安静,不愿凑这个热闹。但是,他们想游学访名师,此处无疑是必去之所,何况他们的老师庞德公也住在这里。

只有他们三人中只有诸葛亮有志于仕途,而深居于隆中的诸葛亮,眼界一点儿都不闭塞,他可以经常向庞德公、司马徽两位名师求教,平时与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韬等挚友聚会切磋,或者到岘山一带拜师求学,平时还可能与庞统、庞林、马良、习祯、杨颙、杨仪、向朗、尹默等一批本地才俊有广泛联系。

正是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开放的学习方式,加上诸葛亮过人的天赋,才最终成就了诸葛亮的丰厚学识和过人眼界。而良好广泛的人脉关系,也助力了诸葛亮日后事业的腾飞。

☆、穿越诸葛亮jiejie(五)

景灏、诸葛亮和诸葛君的同学中最早出去为官的是庞统。他到了襄阳郡任职,很快便担任了功曹。功曹是太守的属官,相当于人事处长,负责官员的考核,是郡政府的主要官员之一。

庞统虽然年轻,但干得不错。他的性格跟诸葛亮不太一样,他喜欢热闹,喜欢结交各类朋友,担任功曹后,更是着力发现和推荐人才(性好人伦,勤于长养),他本来已小有名气,现在的知名度就更大了。

但是,人们发现庞统从事人事工作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所推荐和称许的人才,往往有点言过其实,有人问他是怎么回事,庞统并不回避,他有自己的道理:“现在天下大乱,世风败坏,坏人太多,好人太少,正是兴风俗、长道业之时,对于好人就应该大力表彰他的长处,让社会都来效仿。我选拔了十个,即使用错了五个,那五个也是好的呀!”

庞统就职的地方就在襄阳城内,是诸葛亮经常来的地方,诸葛亮每次进城,总有机会见到庞统,或者听别人议论这位年轻的功曹如何有魄力有能力,听到这些议论,如果心里没有足够定力,内心一定会涌出波澜,但诸葛亮很平静,这些事都丝毫不会影响他的内心。

这段时间,诸葛亮的个人生活发生了变化,他成婚了。说起诸葛亮的妻子,也是很有来头。她是襄阳本地名士黄承彦的女儿,名叫黄月英。

黄承彦不仅是名士,黄家也是荆州大族之一。荆州最有影响力的大族是蒯家,其次是蔡家,蔡家的代表人物是蔡瑁,他有两个meimei,一个嫁给了刘表,一个就嫁给了黄承彦。

有了这层关系,加上自身的影响力,黄承彦如果想出来当官,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但他跟庞德公、司马徽一样,无意于官场。黄承彦和庞德公志趣相投,交往密切,通过庞德公,黄承彦知道了诸葛亮,对于这个志向远大、学识一流又为人沉稳的年轻人抱有深深好感。

黄承彦有个女儿还没有出嫁,以黄家的实力和地位自然并不愁嫁,可黄承彦看好诸葛亮。一般这样的事最好通过第三方来传达,以免对方不同意带来尴尬。而且,最好由男方首先提出,这才符合礼节。

但黄承彦觉得没必要,他自己直截了当地向诸葛亮说了这件事。据记载,黄承彦对诸葛亮说:“听说你还没有成家,我有一个丑女,黄头发、黑皮肤,但是才能和品格与你相配(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

诸葛亮一听就答应了,并且很快成了亲(即载送之)。

诸葛亮是身高一米八以上的美男子,又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却娶了个丑媳妇。说,这件事传开后,大家经常拿它逗乐,还编了个乡谚:“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历代以来诸葛亮的这桩婚姻颇为世人称道,大家赞赏诸葛亮不以貌取人。其实,说黄氏是位丑女,那倒未必,黄承彦的话多出于自谦,女儿可能不漂亮,但未必“黄头黑色”,那只是谦虚的说法。

作为诸葛亮的嫡亲jiejie,诸葛诺当然在之后见过了黄月英,黄月英其实也是真正的天然美女,至于为何被传为丑女,大概是其父的智慧吧!希望女儿不为声名所累,还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