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库 - 耽美小说 - 第二钢琴协奏曲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7

分卷阅读87

    陈甘柠来接电话,如果这两人都不在房间,珠珠也行。

那伙计去找人的时候,秦海鸥就捏着听筒耐心地等着。他的另一只手搭在柜台上,五指松弛微张,修长美观。那小姑娘起初总不住地盯着他的脸看,过了一会儿,忽见他目光转动,以为自己被发现了,顿时两颊泛红不敢抬头,只偷瞧着他的手指。秦海鸥并未发觉这一切,讲完电话便低头在钱包里翻找零钱。那小姑娘接过他付的零钞,转身从抽屉里找了几个硬币,又伸手到柜台下面摸了一把什么,和硬币一起放进他手心里。秦海鸥缩手一看,原来是两颗大白兔奶糖,他也没多想,还当这是寨民们热情好客的表现,笑着对她道了句谢,把糖揣进了兜里。

尽管事先没有准备,小黑和奶奶还是利用家里现有的食材做出了一桌丰盛的饭菜。主食是手抓糯米饭,热气腾腾地盛在盆里,可以抓起来单吃,也可以和菜捏在一起吃。秦海鸥对这种豪放的吃法非常陌生,加上他的手指很敏感,感受到饭粒guntang的热气,已经伸到盆边的手就忍不住要往回缩。

谭硕一把抓住秦海鸥的手腕,不让他缩回去:“入乡随俗,你得体验一下!”

小黑笑道:“秦哥,我给你拿双筷子吧?”

谭硕正色:“用筷子不如用手抓的好吃,不骗你!”

秦海鸥纠结片刻,终于把手伸进盆里,试着抓了一把。糯米饭晶莹剔透,颗粒分明,又软又香甜,抛开了餐具与用餐的规范,食欲和味觉就变得肆无忌惮起来。不一会儿,秦海鸥就和其他人一样,开始舔那些粘在自己手指上的米粒。

饭后大家围坐着聊天。谭硕知道阿婆会唱歌,就想请她唱首本地民歌来听,可阿婆只是笑眯眯地衔着烟嘴不说话,小黑的父母哥嫂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客都逐一献歌,只有阿婆没有开口。

小黑解释道:“我奶奶会唱的歌,别的人都不会唱,所以她轻易是不唱给外人听的。”

谭硕若有所思,不再提唱歌的事。秦海鸥见他默不作声,又不像是要放弃的样子,回到房间后便问他有什么打算。

谭硕没有立刻回答他的问题,反倒问他:“你知道生活在这些地区的民族,他们是怎样记录历史的吗?”

秦海鸥道:“他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所以就把自己的历史编成歌谣口口相传……”他说到这里,突然明白了谭硕的意思,瞪大眼睛问,“你是说,阿婆会唱‘古歌’?”

谭硕道:“多半是这样。这种记录历史的叙事古歌,通常只有部族内德高望重的老歌手才能完整地演唱,平时不会随便唱给外人听。这种歌曲的歌词往往很长,内容很多,其中包含了这个民族精神文化最精华的部分。如果我们能亲耳听她唱上一唱,那才是不虚此行。”

秦海鸥听他这么说,心里也很激动:“那你快想个办法,让阿婆唱给我们听吧!”

谭硕打了个哈欠道:“急什么,这才刚开始呢!等看看情况再说,明天我先找小黑打听打听。”

他们忙活了一整天,这时都已经十分疲惫。谭硕跟秦海鸥挤一张宽床,躺下之后一沾枕头就睡了过去。秦海鸥虽然也觉得困倦,精神却仍有些亢奋,被子里面透出的潮气和身下硬梆梆的床板也让他难以入眠。这个寨子没有通电,房间的天花板上挂着一盏时明时暗的沼气灯,赵非坐在对面的单人床上就着这灯光擦拭相机,悄无声息地重复着枯燥而琐碎的动作。秦海鸥盯着看了一会儿,脑中终于渐渐放空,半睡半醒间,白天的所见所闻纷纷化作朦胧的片段,像山间浮起的云雾将他包围。也不知过了多久,沼气灯又再度暗了下去,所有的一切随之沉入宁静的黑夜,只有一阵歌声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在他的梦中萦绕不绝。

第六十二章

他们在村寨里住了下来。每天听着鸡犬的叫声起床,日落后依靠沼气灯、篝火和特制的火把来照明。在外玩耍时就吃阿婆为他们准备的糯米饭和腌rou,回到家则有丰富的本地菜肴和小黑家自酿的米酒。除了鸡鸭鱼rou和猪rou,还有带血的生牛rou,用辛辣的佐料拌起来吃。口渴了就喝山泉水或者煎好的土茶,身上脏了就跳进溪水里去,把身体和衣服一起搓洗干净。村寨中纵横的小路上每天都有过路的牲畜和狗群留下的粪便,起初他们还留意避开,偶尔不小心踩到,就停下来把鞋底刮刮再走。后来踩的次数多了,他们也渐渐习惯了与牲畜的接触,毕竟生活在这个地方,鞋底沾的是泥是粪其实并无差别。

秦海鸥原以为,他们安顿下来后,谭硕就会开始着手采集当地的音乐素材。但令他意外的是,谭硕似乎忘了他们来这儿的目的,从第二天起,接连几天,他都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小黑家的厨房,缠着阿婆教他做菜。从准备食料到下锅烹调,每一样他都要问清楚,学到手,就连阿婆下地挖菜或是去鸡窝掏蛋,他也要跟着去。小黑见他兴趣浓厚,阿婆的汉话又讲得不好,便留下来帮忙讲解。这一来,外出游玩的就剩下秦海鸥和赵非。赵非拿了一个cao作相对简单的相机给秦海鸥拍着玩,自己则用秦海鸥的相机给他拍了不少的照片。

谭硕在厨房忙活了几天,尽管此后仍然坚持每天至少有一顿饭给阿婆帮厨,他还是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民歌的采集上来。这片地方的民歌不曾受到外界的干扰和污染,一直保持着世代传承下来的风貌与滋味。歌自生活中来,又歌唱生活,从日出到日落、月出到月落的一切平凡或重要的活动——如劳动、收获、恋爱、婚嫁、节庆、祭典……都可以化为美好的歌声。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唱歌就如同呼吸般必要和自然,常常比说话更能传情达意。因此,谭硕和秦海鸥甚至不用刻意去找,只要每天在不同的时候到田间地头以及寨中各处转上一圈,就能听到来自男女老少口中的不同主题和内容的民歌。

不过他们的收获还远不止这些。寨中有贵客到来的消息早在四人抵达的当天就传开了,寨民们本就好客,又觉得稀奇,一家的贵客成了全寨的贵客,大家听说贵客喜欢听歌,就积极地组织寨里最好的几把嗓子,专门唱给他们听。于是,每当夕阳西下,一天的劳作结束,寨里的人家便轮流做东,将歌手们召集起来,把谭硕等人邀请过去,一起吃饭、喝酒、唱歌,席间欢声笑语,歌声不断。

在谭硕看来,这些民歌都是宝贵的素材,他从创作者的角度来品味和思考,希望能够充分理解并吸收其中的精华,使之成为自己创作的养分。但对于秦海鸥来说,他不似谭硕有创作任务在身,因此可以彻底放松心情来感受和体验这个新奇的世界。他喜爱这里淳朴的民风,也喜爱这些动听的民歌,每当听寨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