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库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2

分卷阅读162

    棍一点一点地推进,放倒并移开礁石。

日日都有渔民过来守着,一来是想要看好自家附近的衣冠冢,二来是看看这些官老爷、当兵的到底能找出什么花儿来。

历时七天,十里坡的迷踪阵完全被破坏了。

被挪开的又岂是座座礁石,还有呈现在众人眼前那惨绝人寰的景象。

对,下挖不久,士兵就发现沙地下头另有乾坤,yingying的好似石板子……

再后来,清理完毕,下面是如何的惨状宝玉数十年后想起来都觉得毛骨悚然。

前来挖土的士兵们沉默了……

十里坡附近的渔民们沉默了……

战功累累,手底下见过血的洪总兵和吴涛也沉默了……

沉默之后便是愤怒!

这就是震惊整个王朝的“十里坡案”,在太初一朝是为悬案,最后海州相当数量的官绅下狱流放、更多牵涉其中的小吏因此掉了脑袋,原先林如海肃清江苏官场,只动了其中一部分人,现在另一部分也因为苏北郡王的雷霆手段而归案,吏部再委派的官员和当地再提拔的小吏无一敢轻视苏北郡王,恨不得上任第一天就递交投名状,只差在脸上写“我听话”三个字了。

朝廷中,因为十里坡之案牵涉重大,东宫和齐郡王两派开始越发地相互攻讦,太子一方没有实锤证明苏北私盐场和齐郡王有关,齐郡王一系则是咬死了这是已经死透了的前江苏府台陈道伟造的孽——陈道伟明面儿上一直是亲东宫派的。

朝中水是浑,可是和苏北并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肃清自己封地之内的十六要带着宝玉等手下人干一件大事啦!!!

作者有话要说:  大早上五点多被鞭炮吵醒。不啰嗦了,下班睡觉,晚上七点动手码字。

第75章

打一棒子给一个甜枣这样的事儿,十六还是晓得的。

现如今朝堂上风起云涌,但是海州一地风声鹤唳的势头也过去了,是该寻思寻思发展了——毕竟此地是十六自己的食邑,真要是人心惶惶不思生产的,税赋从哪里来?

原本,十六倒是想着把抽水机推广开来,但是当初二月里巡视完自己的食邑,他倒是晓得了因地制宜这四个字,此地河网密布,不缺水啊,走几步就能担水的,何苦弄劳什子的抽水机。

那便要想想此地还有什么是自己能动、能变的。

“宝玉,你说,盐碱地的治理怎么样?”十六一手托着腮,一边拨弄着盘子里的大樱桃——来苏北此地之后,倒是有一点好的,水果比京城更多更新鲜了。

始终改不了吃水果不爱吐籽儿的毛病,十六还撺掇宝玉:“爷们一点,就把籽儿给吞下去。”

宝玉往天上看了一眼,表示无视殿下不怀好意的蛊惑,爷们不爷们完全不需要靠生吞水果籽儿来证明。然后又说回正题:“苏北一地,内陆土壤肥沃,利于耕种,偏偏只有沿海一带是盐碱土,可见应当是是海水浸渍的缘故吧。”如何治理?宝玉位面交易平台的工具书里倒是有检索到,无非就是排水、灌溉洗盐、放淤改良、培肥改良、化学改良等等。

即便宝玉没有去检索,也记得从前看过科普类的报道,盐碱地的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投入大、见效慢。

当然,小伙伴的抽水机提议就被他自己给否了,现在提议第二个治理盐碱地,自己也不能给人家泼冷水,至少十六是个有心的不是?

宝玉充分肯定十六的想法,毕竟土生土长的古代人,十六看问题第一从土地农事出发,完全是没有错的。

“不过该如何做呢?”十六又开始发愁,自己完全不懂种地的事儿,“宝玉,你家花田庄子打理得挺好,有什么人推荐没有?”

“殿下说笑了,种花和治理盐碱地怎么呢一样?依我看,既然是当地的问题,当地人说不定有什么土法子?”宝玉笑笑说。

方才十六也不过是情急之下乱投医,被宝玉一说之后倒是觉得自己太过于着急了。

于是许纯安给出了个主意:“殿下,这盐碱地治理一事,想必各地也有饱学之士钻研过,只是未引起重视,依我看,不如划一些区域,张榜招一些有研究的人来,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成果,总结出有效可行的经验,再去推广开来,想必更加有说服力。”

没错,自十里坡案之后,宝玉就把身边的许纯安和柳湘莲引荐给了十六——也不知老皇帝是怎么想的,居然没给十六配备老成持重的人帮衬。宝玉却不知,陛下原是有这个打算的,但是被十六拒绝了,说不想面对着叽叽歪歪的腐儒,也不想被人管束。如此任性,然而陛下一片慈父之心,准备等着自己小儿子带着一群毛都没长齐的娃娃去封地,就等着他发现行事有错漏了来哭诉,好叫他吃一堑长一智,知道什么叫做老成持重的理儿。

在此,‘毛都没长齐’的宝玉和柳岩中/枪。

本想着幼子到了封地最多一两个月就得手忙脚乱吧,结果手忙脚乱的另有其人……京城的老皇帝就被自己幼子整出来的大事情弄得焦头烂额了,由此可见,少年人未必不能成大事。不过选择的手段强硬了一些,还需要历练打磨。

经过十里坡案,老皇帝也看明白了,这初生牛犊不怕虎,打算由着小儿子折腾吧,总归是苏北那一亩三分地,拔除了毒瘤,再也折腾不出花儿来了。

再也折腾不出花儿来了?呵呵哒!

六月初六,苏北据王在淮安张榜,招人治理盐碱地,当然也不是阿猫阿狗都能来的,许纯安负责此事人选的初选。与此同时,一州五县各划出了一块田地,听说叫做“试验田”,专供揭榜的人来施展经验,苏北郡王也说了,这是长期的事宜,并不以一时的成效论成败,叫大家放心大胆地实验,失败了也不会被降罪,有成效了则是一定有奖励的,一份盖了苏北郡王王府印鉴的褒奖文书以及自白银十两到白银千两不等的奖金。

因为这是苏北郡王食邑内的事儿,拿出来奖励的钱也是苏北郡王自掏腰包的,所以便并不是很顺利地开展起来了。

为何并不是很顺利?因为持观望态度的人很多,当地一些有底蕴一些的人家觉得自己这一类的人家才被清洗过,兔死狐悲;平民百姓又根本不懂何为盐碱地的治理。

后来还是淮安白鹤书院的一位夫子的幼子,不务正业,闹着好玩去揭了榜,给出的意见就是“地咸?以水浇之,冲洗盐分”,没想到竟然得了褒奖的文书和十两的奖励!

嘿!这个的重点不是银钱,是文书啊文书!

这位在别人眼里不学无术的小纨绔居然得了苏北郡王的褒奖!这叫他好一阵子在家里都仰着头走路了。

同时,更多的人开始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