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南华的决心和勇气 (第四更,求订阅)
书迷正在阅读:厉害了!女王大人不为妃、东晋北府一丘八、名门宗女、(综漫同人)别过来,我不是随便的人!、嫡谋、蜉蝣卷(重生)、七零年代文工团、[综英美]我上面有神、邪王追妻医妃别逃、天下为聘:盛宠嚣张妃
伴随着“轰”的一声炮响,眨眼的功夫一声有如洪钟般的钟声,在空气中回响着! 片刻后,喊声从远处传了过来。 “炮弹弹飞了!” “再打!” …… “你的胆子很大嘛!” 李学林看着面前的青年工程师,主动给他端了一杯茶。 “你知不知道,你那么做很有可能会赔上性命。” 居然敢在海军司令部里开枪! 这哪里是什么胆大包天,分明就是自寻死路。如果不是自己自己的及时,恐怕这个年轻人连命都赔上了。 “我知道,不过我也知道如果斯宾塞没有把枪带进白宫,就不会有斯宾塞步枪,原本我想好好说的,但是你不是没有时间嘛,所以我也就只能出如此下策了。” 其实在做出那个选择的时候,鲁安达压根儿就没有考虑过什么危险。说白了,当时也就是脑门头一热,什么都忘完了。 鲁安达的回答,让李学林笑道。 “看来这件事怪我,不过,你拿过来的钢板确实非常不错。我们对这种镍钢进行了测试,测试的结果非常出色!比我们的钢——熟铁复合装甲更出色!” 何止是非常出色,当他们从把马车上取下来的钢板送到靶场用小口径火炮进行试验时,试验的结果简直就是晃瞎了所有人的眼睛。 而镍钢,正是鲁安达带过来的装甲,也是他此行的敲门砖。 “肯定比钢——熟铁复合装甲更好,这种复合装甲是利用钢板与熟铁板的特性,将其两者合成之后再用机器碾压,以使之平整无疵,这样既有钢板的硬度,又有熟铁的韧性,硬度和韧性都达到了平稳,按照我在设计室看到的资料,与欧洲各国使用的锻铁甲相比,超越百分之二十五,换言之即100毫米钢铁复合装甲与125毫米锻铁装甲有相等之抵抗力。” 微笑不语的李学林只是默默的点着头,钢——熟铁复合装甲是南华的独门技术,这一技术甚至直到现在,全世界仍然只有南华掌握,南华不仅掌握有这种装甲的技术,而且还掌握着新式穿甲弹的技术——早在1865年,为了确保十英寸,也就是254毫米克虏大炮对敌国铁甲舰的优势,南华兵工厂设计使用了一种新型锥形穿甲炮弹,这种炮弹的外形更为流畅,头部呈现锥形且使用优质钢锻造,所以具有很强的穿甲能力。 南华既然拥有矛,同样也拥有盾! “可钢——熟铁复合装甲还是比不上你拿过来的镍钢,根据我们的测试,它的抵抗力超过复合装甲20%,换言之即100毫米镍钢装甲与120毫米复合装甲有相等之抵抗力。” “按李林的计算,它应该会有更好的表现,因为制作的有点仓促,在热处理上不甚至理想,理想状态下,应该可以提升30%左右!” “啊?30%!” 李学林惊讶道, “你是说它能提高30%吗?” 把椅子拉到面鲁安达的面前,李学林问道。 “这么说起来的话,这种钢材可真不错啊!海军肯定会需要这种装甲,嗯,李林?他是钢铁厂的工程师?这是他发明的?” “是的,它是“李氏镍钢”。” 鲁安达点头说道。 打量着年青的工程师,他的大胆和直接赢得了李学林的好感,他便问道。 “那为什么是你把这个钢板带了过来?嗯,让我猜猜,你肯定是有你自己的想法,或者说要求吧,说吧,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只要我能帮忙,一定会尽力而为!” 对于这个青年,李学林充满了好感,他居然打破常规,用一种极其特殊的方式“演示”了一个对海军,对南华武装力量都极其重要的新式钢甲。 当然,更重要的是,李学林相信,他用那么“特殊”的方式演示,肯定不是为了钢甲。 “我,我希望海军能够考虑建造战斗舰。” 鲁安达深吸一口气说道。 “我是一名造船工程师,我在英国学习的时候,曾经在船厂里实习过,我们的造船技术现在完全不比英国的很多船厂差,而且相比于英国,我们的装甲技术和火炮技术,也不逊于他们,包括蒸汽机在内的许多技术,甚至还远超过他们,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建造一艘大型的战斗舰呢?英国人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建造了万吨的战斗舰,而现在我们的造船技术,不说不比他们差,至少比十年前的英国造“勇士号”的时候强很多吧!” 鲁安达知道,他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肯定会有人觉得他太过狂妄了,但是他知道,自己说的一切都是事实——南华的造船工业并不比英国差多少,而且肯定比英国人造勇士号的时候要强。 “嗯,这确实是事实!” 李学林点头说道。 “在过去的十年里,造船技术进步了很多,为了提升我们的造船技术,船厂多年来引进了不少技术人员,甚至还引进了熟练的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的船厂肯定不比英国的船厂差,” “不仅不比他们差,甚至还比他们好!至少我们的船厂里的设备和技术力量比英国大多数私立船厂要好,比如建造“飞龙级”的莱尔德造船厂,他们的技术力量和设备,都远不如我们,可为什么他们早在两年前就可以建造万吨战舰,而我们呢?连四五千吨的军舰,按照规划都要等到两年后?我们差的到底是什么?” 鲁安达的反问,让李学林陷入了沉思之中,南华造船厂确实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设备,还拥有大量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可为什么不能造大船? 所差的是什么呢? “差的是决心,是勇气!”, 鲁安达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1854年2月,布鲁内尔与罗素共同启动了“大东方号”建造工程。巨大的船壳使用了300万个铆钉以及3万块铁板,总共有大约12000名工人参加了“大东方号”建造工程,最终在他们的努力下这艘巨轮的诞生了,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任何一艘船的吨位能超越他,可是在此之前呢?全世界最大的船不过只有区区几千吨,而且还是木壳船,可是布鲁内尔和罗素他们因此畏惧了吗?没有,那怕是他们所要建造的是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巨轮,那怕是他们采用的都是从未被人采用的新技术,尽管他们在建造“大东方号”的时候,碰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但是,他们却开创了一个新时间!” 深吸一口气,鲁安达说道。 “在“大东方号”之前,英国人建造的是木壳船,而“大东方号”之后,英国却进入了铁船的时代,英国的造船技术,从此领导于世界各国,直到现在,皇家海军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铁甲舰队,也正得益于此!李长官,如果没有当年布鲁内尔与罗素共同启动了“大东方号”建造工程,英国的造船业会有那样空前绝后的突破吗?” 抬起头,迎着李学林的目光,鲁安达继续说到。 “现在我们所需要的就像当年的布鲁内尔和罗素一样的决心和勇气。” 面对鲁安达的问题,李学林思索片刻,然后说道。 “南华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大东方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