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库 - 经典小说 - 渔女赶海发家记在线阅读 - 渔女赶海发家记 第5节

渔女赶海发家记 第5节

    “估计有个八九斤,回去了养在水里,明早退潮了拿去码头能卖半两银子。”魏金花拿她家的桶把鱼装进去,灌上海水,丢几只小鱼虾进去,继续说:“明早让你郑叔拿去卖了,旁的有没有要买的?”

    海珠摇头,在不能下海捞鱼挣钱之前,她不敢大手大脚花银子买吃的用的。

    众人乘船归家,路上说起两日后的庙会,相熟的人家约着届时一同过去。

    庙会在八月十九,每年禁海期结束,男女老少都要去妈祖庙祈福,求妈祖保佑出海的人平安归来。

    停船上岸,海珠让冬珠牵着风平先回去,她帮郑家把一船的东西往屋里搬。

    “你也回去,没多少东西,你郑叔三两趟就给拎进去了。”魏金花说。

    海珠没听,船上的东西都搬完了她也没走,小声朝人打听:“魏婶儿,半个月前你托人给我娘捎信,可有消息了?”

    “商船半个月往返一趟,估计明天会到,我让你叔在码头打听打听。”

    海珠连声道谢,也不再打扰人家,快步往家去。

    晚饭早就消化干净了,冬珠和风平冲澡的时候海珠剖了三条鱼,刮了鱼鳞清洗干净生火蒸熟。

    “夜里少吃点,免得积食,明早我给你们煎虾饼吃。”

    “好。”

    姐弟三个并排坐在板凳上捧着蒸鱼吸抿鱼rou,海边的孩子在娘胎里就会吃鱼,风平才四岁就极会挑鱼刺,海珠不担心他会卡着,她心想这两个孩子养起来还挺省心的。

    粗粗填了肚子,冬珠拉着风平先进屋睡觉,海珠用水浇灭了灶下的火星,挽起头发坐椅子上用白天晒的水慢慢洗澡。她喜欢黑夜里的闲暇,闻着咸湿清凉的风,听着大海的幽鸣,手中搓洗的衣裳嚓嚓叽叽响,这一切都是她梦寐以求的。

    ……

    八月的最后一个大潮日又是全村出动的日子,潮落赶海,潮起归家,鱼篓里的收获足够家里人饱餐一日,若是只考虑眼下的饥饱,日子还是挺惬意的。

    “海珠,又要做什么好吃的?”魏金花过来时海珠正在捣米,她也只是闲问一句,把卖鱼获的银子交给她,说:“去永宁码头的商船回来了,捎信的人打听的是你娘跟姓于的回老家了,家里没人,还是问邻居才知道的。”

    “回老家了?他不是永宁镇的人?”海珠诧异。

    魏金花也不清楚,“行商嘛,永宁码头的房子估计是落脚的。”

    “那我还能找到我娘吗?”

    魏金花沉默了,过了片刻说:“你娘走的时候没捎信回来,估摸着是还会回去的,过段日子我再托人过去看看。”

    门外响起轻快的脚步声,是冬珠和风平回来了,海珠连忙闭了嘴,扯了几句不相干的话。

    “你们姐弟几个忙吧,我也回去做饭了。”魏金花往出走,含糊地说:“海珠你也别急,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急什么?”冬珠插话。

    “急着伤好。”海珠胡乱往腿上的血痂指了指,吃过晌午饭她甩开两个小的往郑家去。她忧心姓金的是坏人,别打着娶妇的名头转手把人卖了。但这事说出来魏婶儿也帮不了忙,只能干着急空担忧,再说人家两口子帮的已经够多了,海珠也不好意思再劳烦人,问出当初在中间牵线的媒人就去找她阿奶。

    “你问那老媒婆子做什么?”齐阿奶纳闷。

    海珠半藏半掖地说了几句,“我想找她问问,我娘改嫁的那人老家是哪里的。”

    人老成精,齐阿奶听到这话就愣了神,她想的跟海珠想的差不多,怕那人是骗子。她心里慌,面上神色不改,淡定地说:“明天妈祖庙会她肯定也去,我陪你一起去找她,找她问清楚,等你们长大了过去看看你娘跟你小弟。”

    第7章

    妈祖庙在回安码头以南,上午潮退出门,傍晚在涨潮前要赶回来。海珠得了嘱咐,把家里的银钱都带在身上,米盐分开装分开藏,万一家里遭了流寇也能少损失点。

    妈祖庙会是盛会,不论老幼,只要能走能动都要搭船过去,有的人家还会带上家里的存货去赶场,拜了妈祖摆个摊也能挣些碎银,卖不出去的还能跟一起摆摊卖货的人换些针头线脑。故而出行的船上装了不少东西,主家的人坐好后几乎插不进脚。

    海珠把冬珠和风平安排在郑家的船上,齐阿奶抱着潮平在另一家的船上,她混在搭船的人群里沿着河道走,边走边问船上还能不能再挤个人。

    郑海顺正在跟魏金花发脾气,嫌她收拾的东西过多,要把船头的一筐臭咸鱼扔下去,“这玩意儿谁买?住海边的谁家会缺咸鱼?”

    “行行行,把咸鱼搬下去,你去喊海珠过来。”

    “我姐找到船了,”冬珠一直留意着她姐,见杏黄色的身影消失在岸上,她松口气搂着风平坐下来,冲脸色不好的夫妻俩说:“叔,婶儿,我们走吧,不用管我姐了。”

    另一头,海珠坐上船了就托河道里的船只向后传话,免得齐阿奶和冬珠担心。

    “老姑,你家海珠坐上船了,让你先到了就在码头等着。”

    齐阿奶“哎”了声,冲身侧的老妯娌说:“还是自家有船方便,不然净是麻烦人。”要不是为了找老媒婆她就不打算去赶庙会,怀里的小孙子话还说不清,走哪抱哪累死人,家里的那个离了人喝口水都困难。

    同船的人都说不麻烦,宽慰道:“等你家老三从盐亭回来你就轻松了。”

    轻松什么,她轻松了把老三拖下水了,齐阿奶咽下一腔郁气,侧身给小孙子挡住风,心里想着另一个不知还能不能再见面的孙子。

    海上渔船如织,海珠来了这么久头一次见这么多船。生活在绵延的海岸线上的渔民为了庙会倾巢而出,渔村成了空村,她心道难怪魏婶子会担心有流寇匪患上岸抢劫。

    路过回安码头有几艘商船从海湾里驶了出来,一艘商船抵一艘渔船五个大,上下两层楼,船头飘着三顶帆。

    “我这辈子要是能买艘这么大的船,死了见祖宗都能冲他大笑三声。”掌着船橹的男人羡慕极了。

    妇人嫌他口无遮拦,大早上说死晦气,呸道:“做梦还没醒,你能给你儿子再攒艘渔船我就服你。”

    两口子你一言我一语相互拆台,海珠扶着船舷笑盈盈地说:“等我买了大船请叔去帮我掌舵。”

    船上的人大笑,她年纪小没人笑她痴心妄想,顺着她的话说:“那我也沾个光,到时候去船上给你做饭,不给工钱也成,只要包吃包住。”

    说说笑笑,商船早把渔船撂开了,待风帆远去看不见踪影,妈祖庙也到了。男人留下看船,女人带着孩子先去上香叩拜,海珠下船后找到齐阿奶,一行人跟着村里人一同先去妈祖庙。

    “待会儿让冬珠和风平先跟着村里人走,我托你二堂嫂帮忙盯着点。”从妈祖庙出来,齐阿奶也跟人打听到老媒婆的家在何处,她打算带着海珠在山下找找,碰不到人就去她家里等。

    海珠觉得这事不必再瞒着冬珠和风平,现在她的腿伤好了七七八八,行走无碍,两个小的早就盼着让她带着去找娘了,瞒也瞒不了几天。她跟老太太商量了几句,喊上冬珠和风平跟村里人打个招呼先下了山。

    “奶你见过花媒婆吗?”海珠问。

    “见过,花媒婆去过村里。”之前老大媳妇要改嫁的事是有眉目了才跟她说,齐阿奶也不好多问,免得让人误会她想从中作梗。寡妇改嫁属实常见,她家眼瞅着就是个深不见底的火坑,齐阿奶自知留不住过不来苦日子的大儿媳,就是没想到她会抽身那么快,心里难免失望,也就没打听具体情况。

    到了山脚刚巧听到有人在喊花媒婆,齐阿奶看了一眼,对海珠说:“就是她,你过去喊她,我得歇口气,累死我了。”

    花媒婆对海珠是有印象的,秦荆娘长得不错,海珠五官随了她,月前见这丫头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她还暗叹了声可惜。所以不等海珠开口,她就辞了说笑的人走过去。

    “花媒婆好,我想问问我娘……”

    “……想多了想多了,我花媒婆做了半辈子拉媒保纤的活儿,可不敢做砸自己招牌的事。”花媒婆笑得用帕子掩嘴,“于来顺跟我家男人还是认识的,婶子跟你保证他是个正经人,你娘跟了他错不了。”

    “他老家是哪里的?做的什么生意?”海珠不听她的保证,半是卖惨半是威胁道:“我们姐弟三个除了个老阿奶就剩个亲娘还能惦记了,她要是过得好自然无事,若是音信全无,我们姐弟一辈子都吃不好睡不好。劳阿婆给我们说个准话,就是近些年无法去找,我也能托人捎个信了个心安。没音没信的我只能去找亭长告于来顺拐带我娘,他一个做生意的,来来往往总绕不过官府的人。”

    花媒婆脸上的笑滞了下,她打量海珠两眼,观她神色便知这莽丫头不是个怕事的,也不再拐弯抹角,直言道:“你继父老子就是为了甩开你们姐弟几个才招呼都不打就把人带回了老家,他是个行商,指定还会过来,至于会不会把你娘带过来那就不好说了。”

    冬珠已经知事,听了这一会儿也明白了意思,想到再也见不到阿娘,顿时哭出声。她一哭,风平也跟着哭,两个孩子哭得伤心,路过的人都看了过来。

    花媒婆瞥了两眼嗷嗷大哭的孩子,她对阴沉着脸的齐阿奶说:“我这也是实话实说,做生意的人都计较得失,孩子不懂事老jiejie该明白的……”

    “不必多说,你就告诉我们那人老家是哪里的。”海珠不想听她啰嗦。

    “何必呢,找过去又能如何,我也不瞒你,人家特意叮嘱过的,就是不想你娘跟这边再有往来……罢了罢了,平定县下的金莲乡,你们找去吧。”围过来的人越发多,花媒婆不想惹人非议,匆匆撂下几句话拨开人群离开。

    “好了,不哭了。”海珠蹲下给冬珠和风平擦眼泪,“知道地址了总能找到人,会再见面的。”

    哭声渐消,围观的人也散了,各忙活各的事,无暇顾及角落里情绪低沉的老少。

    临海不知陆地大,以海为生的渔民多数一辈子都走不出大海,齐阿奶不知平定县在哪个方向,不知道坐船能不能到,只清楚一路上找过去危险小不了。她对海珠说:“我看花媒婆这番话不掺假,你娘改嫁的人只要是个正经人她的日子就差不了,那边不打算跟你们来往,我们就过好自己的日子。等你娘稳住脚跟了就给你们来信了,也或许过个几年她就跟着人来永宁码头了,到时候自会来找你们。”

    人来人往的不是个谈话的好地方,海珠一手牵个孩子说要去逛逛,“奶,我们回去了再说。”

    “也行,我去船上等你们。”

    ……

    “……怎么还是要去?人都回老家了你还去永宁码头做什么?”齐阿奶只觉得头疼,她一到家就收拾一屋子脏的臭的,天黑了还没吃上饭,再看海珠梗着脖子杵在面前,只觉得身累心更累。

    “海珠啊,你也大了,再过四五年也能嫁人了,奶也不跟你藏着掖着说哄人的话,你娘她不可能再回来了,她有新家了。你跟冬珠风平趁早歇了那有的没的心思,给我省点心,我们这破破烂烂的家禁不起事了。你们几个小的安安稳稳长大,我死的时候把你二叔带走,我死了你长大了,随你怎么折腾都行。”

    老太太说出的话比黄连水都苦,听得人下意识觉得跟她对着干挺不是人。但让海珠整年整年窝着小渔村里守着两个弟妹长大是不可能的,她重活一遭可不是单为了替人养孩子。永宁码头她肯定是要走一趟,离了村里的人她才能入海捕捞,借着打听她娘的消息赚笔银子先把家里的破船修好,有了船才能正大光明的跟人出海。

    “我就走这一趟,我要去打听打听我继父的为人,若是真如花媒婆说的,我就彻底放了心,回来安心照顾冬珠和风平长大。”海珠压低了声音落寞地说:“奶,她是我亲娘,她改嫁收的银子都留给我看病了,她是为了我才走的,我日日想着这事夜里就睡不着。我娘走得急也是接受不了我要死了,她现在可能以为我已经死了。”

    屋里安静下来,过了许久,齐阿奶叹了一声,摆手让她回去,“你走的时候把冬珠和风平送来。”

    海风吹不走笼罩在石屋上的燥郁,海珠背过身暗暗攒拳高兴,她终于有机会脱离桎梏去自由几天了。

    “海珠你过来。”石屋里响起虚弱的声音,齐二叔沉在黑暗里让海珠站门口别进来,“出门别害怕,码头都有驻军,外面坏人没你奶想得多。明天禁海期结束村里的人多数都出海了,没人能陪你去,你带上银子带上户籍,五天内一定要返回。”

    海上的荒岛上流寇匪患多,犯了事的渔民逃窜过去的也不少,官府为了防范匪寇上岸作祟,海边的渔民过了十岁就要去官府办户籍,一年一更换。若有人五天不着家村长就要去官府登记,一个月还不见踪影就判为失踪。

    海珠记忆里是知道这事的,但也是齐二叔提到她才想起,又问了几句才趁着夜色回家。

    不想再浪费时间,隔天海珠跟冬珠和风平说定了就搭船前往回安码头。

    第8章

    “户籍,去哪儿的?”

    海珠把一块儿带有花纹的绢布递过去,仰着脸任官兵打量,交代道:“去永宁码头找我娘,我娘改嫁的男人住在那边。”

    “五天内回来,若是迟了要随我们去官府一趟。”官兵把户籍还给她,见她像是第一次乘船出远门,交代她把户籍放好别丢了。

    商船上正在上货,海珠交十文钱跟着人上船,选了个不绊脚的地靠船舷站着。等开船了,她就趴在船舷上观赏蔚蓝的大海。

    天上海鸥盘旋,黑豆大的眼瞅准了海面上的动静,一个猛子扑下去扎进水里,雪色的身影下沉又浮起,锋利的爪子攥着肥硕的鱼冲出水面,艳红的鱼血随着羽毛上的水珠滴滴答答溅在汪洋里。

    一幕刺激的捕杀,海珠看迷了眼,耳边的说话声成了杂音,有人跟她搭话她也无心理会。

    商船在海里行了半天,晌午的时候路过永宁码头,海珠随着七八个人一起下了船,把户籍给把守的官兵看了才让上岸。她想到来时看到的无人把守的海岸,贼人若是想上岸完全可以从人烟稀少的地方绕行过来,夜里行船抢劫渔村,不等官兵到匪寇先跑了。如此想来官府对户籍的管理似乎是为了加强对渔民的管理。

    不过这些跟海珠没什么关系,她想想就撂到脑后,跟人打听了路就往红石村去。

    红石村在镇外,她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到,这边多是外地的商人在这儿住,一路走过去,一半的人家都大门紧锁。

    好不容易瞅到个哄娃的阿婆,海珠小跑过去问:“老人家,跟您打听个人,你知道于来顺住在哪家吗?”

    “于来顺?他现在倒是没住这儿了。”阿婆手朝西指,“门上贴了红喜字的那家就是,家里没人,你晚个十来天过来说不准能碰到。”

    海珠算了算日子,也就是说九月中旬的时候于来顺会倒腾了东西过来卖。得到她想知道的,海珠朝人道了谢,转身往镇里去。

    永宁码头比回安码头要大,也更繁华,海珠找了家客栈开了间下房住,趁着街上还热闹,她去买了一沓渔网兜,闻着香味儿吃碗虾仔面,四处转了转消了食就回客栈睡觉。

    开海的头一天,到了傍晚码头上热闹得紧,有事的没事的都围过去看热闹,海珠睡醒时客栈里极为安静,大堂里就坐了零星几个人,柜台上只有个打瞌睡的小二。她没作声,抄着渔网兜大步出了客栈,扑面而来的鱼腥味掩盖了路边摊的饭香,她一心扑在了海里也没什么胃口,随便买几个虾饼边走边吃,绕过码头直接往镇北去。来时她留意了的,镇北边有个地儿地势偏陡,因礁石林立没有官兵把守,正好适合她溜下海。

    海上起了风,漫天的晚霞下渔船撑起风帆往家赶,海珠躲在礁石下脱了外衣,把衣裳藏好后拖着渔网兜踏进了海水里。

    “老二,你伸着脖子瞅什么?”

    “我刚刚好像看见那边有人下水了,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眼花了。”